TCL、海信、维信诺、欧菲光、东山精密等13企密集投资并购落子,重构显示/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近日,科技产业资本市场掀起密集动作热潮。TCL科技、海信视像、维信诺、欧菲光、国星光电、东山精密、亿道信息、四维图新、联合光电、国科微、深科达、极米科技、弘景光电等十余家行业代表性企业相继披露投资、并购及募资公告,涉及金额从数千万元至近 60 亿元不等,覆盖半导体显示、光学传感、中高阶智驾、光通信等核心赛道。
其中,TCL 科技斥近 5 亿巩固显示供应链、四维图新 18 亿布局智驾算法、东山精密超 59 亿控股全球光模块龙头索尔思光电、国星光电拟募资近9.82 亿元发力Mini/Micro LED、弘景光电15.33亿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等重磅投资与交易,彰显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与核心技术攻坚上的战略决心,成为半导体、光学与显示科技产业升级的鲜活注脚。
TCL科技斥资近5亿参与杉杉集团重整,斩获杉杉股份1.94%股权
9 月 30 日,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100,下称 “TCL科技”)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其通过旗下厦门 TCL 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TCL 厦门产投”),联合多家机构中标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杉杉集团”)及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下称 “宁波朋泽”)合并破产重整项目。此次投资金额近 5 亿元,将获得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884,下称 “杉杉股份”)1.94% 股权,旨在进一步巩固半导体显示业务供应链稳定性,提升产业协同效率。
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与新能源光伏领域的龙头企业,TCL科技长期以 “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供应链韧性” 为核心战略。此次参与重整的标的方杉杉股份,其主营业务涵盖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其中偏光片是半导体显示面板生产的核心原材料 —— 而杉杉股份正是 TCL 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双方已形成稳定的合作基础。
TCL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参与杉杉集团重整,既是对杉杉股份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更是为了深化上下游协同:一方面可巩固现有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波动风险;另一方面能更深度参与上游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进程,推动供应链效率升级,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重整的联合投资方由 TCL 厦门产投、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下称 “新扬子商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新扬船投资”)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下称 “中国东方深圳分公司”)共同组成,且已于 9 月 29 日与重整管理人、杉杉集团、宁波朋泽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公开信息显示,杉杉集团于 2025 年 2 月 25 日被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同年 3 月 20 日,因宁波朋泽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且与杉杉集团法人人格高度混同,二者被裁定进入实质合并重整程序。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杉杉集团及宁波朋泽合计持有杉杉股份 5.2556 亿股,为其控股股东。
欧菲光拟收购欧菲微电子少数股权并募集 8 亿元配套资金
近日,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456,证券简称:欧菲光)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申报稿)》,计划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南昌市产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南昌产盟”)持有的欧菲微电子(南昌)有限公司(下称 “欧菲微电子”)28.2461% 股权,并同步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 8 亿元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欧菲微电子将成为欧菲光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指纹识别、3D 传感等光学核心领域的行业地位。
本次交易标的为南昌产盟持有的欧菲微电子 28.2461% 股权。作为欧菲光体系内专注光学传感业务的核心主体,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客户覆盖华勤技术、龙旗科技、石头科技、传音控股等行业头部企业,其中 2024 年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市占率超 46%,ToF 技术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作为欧菲光光学传感业务的 “主力军”,欧菲微电子近年盈利表现稳健。财务数据显示,2023 年、2024 年其净利润分别为 2.37 亿元、2.79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 3661.84 万元。本次交易前,欧菲光已持有欧菲微电子 71.7539% 股权,交易完成后,原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将全部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直接增厚归母净利润 —— 据备考审阅数据,2024 年欧菲光归母净利润将从 5838.18 万元增至 1.37 亿元,增幅达 135.19%,基本每股收益从 0.02 元 / 股提升至 0.04 元 / 股,有效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经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以 2025 年 3 月 31 日为基准日,欧菲微电子 100% 股权采用收益法评估值为 63.4 亿元,增值率 112.81%。基于此,本次 28.2461% 股权交易价格确定为 17.91 亿元,定价公允且符合行业估值逻辑。
欧菲光将以发行 A 股普通股的方式全额支付交易对价,发行价格确定为 10.63 元 / 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60 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 80%。按此计算,本次需向南昌产盟发行股份约 1.68 亿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4.77%。
欧菲微电子的指纹识别、3D 传感业务是欧菲光 “智能手机 + 智能汽车 + 新领域” 三大业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次实现 100% 控股后,欧菲光可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推动标的公司与母公司在技术研发、供应链协同、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联动,尤其在车载光学、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加速突破,抢占行业增长先机。
为进一步夯实标的公司技术实力,欧菲光计划同步募集不超过 8 亿元配套资金,资金将全部用于欧菲微电子的三大核心项目:新型超声波指纹模组研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2.5 亿元)、车载光学传感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 亿元)、机器视觉光学传感模组研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3.5 亿元)。
欧菲光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落实 “深耕光学光电领域” 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收购欧菲微电子少数股权,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资产质量,同时借助配套资金加速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未来,欧菲光将持续以指纹识别、3D 传感为基础,向智能汽车、机器人、AR/VR 等新领域延伸,不断强化行业竞争力,为全体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维信诺参与设立的 8.18 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近日,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387,证券简称:维信诺)发布重要公告,其与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工融金投二号 (北京) 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共同发起设立的 “工融金投二号 (苏州) 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本基金”),已顺利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营业执照,且于近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标志着该基金正式进入运作筹备阶段。
回溯此前信息,维信诺已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披露《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基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93),明确本次基金合作的核心细节。据披露,本基金认缴出资总额达人民币 8.18 亿元,维信诺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 2.04 亿元,占基金认缴出资比例的 24.94%,合作旨在满足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求,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资本支持。
维信诺在公告中表示,后续将密切关注本基金的运作进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要求,及时向广大投资者披露基金相关动态。同时,公司也提醒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投资机会,注意相关市场风险。
作为显示面板领域的重要企业,维信诺此次联合专业投资机构设立基金,不仅是其优化资本配置、拓宽经营支持渠道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公司及子公司后续生产经营的稳定推进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其在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
海信视像 1.41 亿元收购关联方资产组 强化生产协同并降低关联交易
9 月 27 日,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60,简称 “海信视像”)发布公告,宣布拟以自有资金 14,059.33 万元收购关联方海信 (广东) 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海信厨卫”)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简称 “海信模具”)共同持有的一项资产组。此次交易旨在满足公司生产环节中注塑、冲压等工序需求,强化前后工序协同,同时降低相关采购带来的关联交易金额。
本次交易标的为海信厨卫与海信模具共持的资产组合,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及流动负债,核心资产涵盖全自动冲压线、注塑机等生产设备,以及喷粉线改造、85 寸背板冲压线等在建项目,专门用于生产电视机前后壳注塑件、背板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其中,海信厨卫持有标的 81.62% 份额,对应交易金额 11,473.86 万元;海信模具持有 18.38% 份额,对应交易金额 2,584.57 万元。
交易定价以青岛德铭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结果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 2025 年 8 月 31 日。经资产基础法评估,标的资产账面净值 12,883.47 万元,评估价值 14,059.33 万元,增值 1,175.85 万元,增值率 9.13%。海信视像表示,交易价格经双方协商确定,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存在利益输送及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将在资产交割日后 30 日内以银行转账或承兑汇票方式一次性付清。作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信厨卫与海信模具将同步移交与标的资产相关的核心团队及其他员工,受让方将承接员工原有工作年限,并依法办理劳动合同及社保转移手续,确保生产环节无缝衔接。
从关联关系看,海信厨卫与海信模具均由海信视像控股股东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制,且海信视像持有海信厨卫 26.0006% 股份,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关联方的界定。回溯过去 12 个月,除日常关联交易及已披露事项外,海信视像与海信集团控股体系内企业的累计关联交易金额为 2,669.86 万元,未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 5%。
对于此次交易的意义,海信视像在公告中指出,收购标的资产后,公司将直接掌握电视机核心结构件的注塑、冲压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内部生产链路,减少对外部采购的依赖,从而降低关联交易规模。同时,核心生产设备及技术团队的纳入,将强化前后工序协同效率,为产品质量提升及成本控制提供支撑。
国星光电拟募资近 9.82 亿元,发力Mini/Micro LED等领域
近日,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国星光电,股票代码:002449)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公司计划向包括控股股东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佛山照明”)在内的不超过 35 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 A 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98,132.39 万元,聚焦超高清显示、智能传感、车载器件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同时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
发行对象方面,除控股股东佛山照明外,还涵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符合证监会规定的主体,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其中,佛山照明承诺认购金额 11,600.00 万元,不参与市场竞价但接受竞价结果,若询价失败则按发行底价认购,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投向六大方向,精准契合公司 “高清显示、智能传感、显控模组” 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
超高清显示 Mini/Micro LED 及显示模组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投资 37,309.21 万元,拟新增 Mini/Micro LED、TOP LED 及显示模组产能,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达产后将进一步抢占超高清显示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大陆 Mini/Micro LED 显示屏销售额达 19.1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至 21.7 亿元,行业增长潜力显著。
光电传感及智能健康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 19,011.37 万元,聚焦光耦、穿戴 LED 等产品扩产,适配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下游需求。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2025 年 1-4 月中国光电子器件产量达 5,967.00 亿只,项目投产后将充分受益市场扩容。
智慧家居显示及 Mini 背光模组建设项目:投资 11,818.62 万元,针对 Mini 背光模组及轻薄显示模组扩产,对接智能家电升级浪潮。预计 2025 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 7,938 亿元,项目将强化公司在智能家居显示领域的供给能力。
智能车载器件及应用建设项目:总投资 5,353.28 万元,布局车载照明、显示器件等产品,紧抓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当前车载 LED 向多模态融合发展,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 17.67%,经济效益可观。
国星光电研发实验室项目:投入 15,759.91 万元,建设 Mini/Micro LED、车载 LED 应用等领域研发平台,拟开展 9 大核心课题研发,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授权专利 842 项,研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补充流动资金:安排 10,000.00 万元用于日常运营,缓解现金流压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测算显示,公司未来三年营运资金缺口约 1.04 亿元,该笔资金将有效填补需求。
东山精密全资控股索尔思光电进程加速:核心股权转让款已支付
2025 年 9 月 29 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384,证券简称:东山精密)发布对外投资进展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收购索尔思光电 100% 股份及认购可转债事项已取得关键进展,目前已依据相关协议支付主要股权转让款(或保证金),后续将有序推进股权变更手续。
回溯本次投资计划,东山精密早在 2025 年 6 月 13 日便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明确了本次对外投资的核心内容:由公司全资子公司超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简称 “香港超毅”)收购 Source Photonics Holdings (Cayman) Limited(简称 “索尔思光电” 或 “目标公司”)100% 股份,并由东山精密认购索尔思光电可转债。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通信技术供应商,索尔思光电成立于 2001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在中美多地设有研发生产基地。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 IDM 模式,实现从光芯片设计到光模块组装的全链条布局,拥有 25G、53G、106G EML 及 25G DFB 芯片的自主研发与量产能力。产品覆盖 10G 至 800G 及以上速率光模块,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5G 通信等领域,2023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九,400G 光模块 2024 年一季度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三,800G 已批量交付且 1.6T 产品布局领先。2024 年营收达 29.32 亿元,净利润 4.05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持续盈利,发展势头强劲。
根据此前披露的投资方案,本次交易涉及三大核心资金安排,总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人民币 59.35 亿元。具体来看,索尔思光电 100% 股份收购对价不超过 6.29 亿美元;包含在本次收购方案中的索尔思光电员工期权激励计划(ESOP)权益收购对价不超过 0.58 亿美元;同时,为支持索尔思光电日常经营发展、助力其偿还万通发展认购的可转债,东山精密拟认购该公司不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
待本次交易全部完成后,香港超毅将正式持有索尔思光电 100% 股份,索尔思光电也将成为东山精密的全资子公司。东山精密在公告中承诺,后续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则推进股权变更等后续事宜,并根据项目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作为一家专注于精密制造领域的企业,东山精密此次全资收购索尔思光电,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其拓展业务版图、强化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后续索尔思光电如何融入东山精密体系、双方在技术研发与市场资源方面能否形成协同效应,将成为行业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亿道信息拟收购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两公司控股权
9 月 26 日,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1314,证券简称:亿道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朗国科技”)与深圳市成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成为信息”)的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的核心标的为朗国科技与成为信息的控股权,两家公司均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且深耕电子科技及相关服务领域。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朗国科技)成立于 2013 年 4 月 17 日,注册资本 7575.7576 万元,法定代表人吴小瑶,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光谱中路 11 号云升科学园,经营期限为无固定期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6065832297T。
深圳市成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信息)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 29 日,注册资本 5952.37 万元,法定代表人汪涛,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经营期限为无固定期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83921139K。主要从事电子产品与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维护、咨询及销售,电子产品生产,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技术开发与销售,以及经营进出口业务(不含前置审批及禁止项目)。
本次交易对方初步确定为朗国科技的全部股东及成为信息的全体股东。截至公告披露,亿道信息已与朗国科技实际控制人詹明学,以及成为信息实际控制人汪涛、张红梅分别签署《意向协议书》,明确收购控股权的初步意向。最终交易对方范围将以后续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内容为准。
交易预计采用 “发行股份 + 支付现金” 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控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最终交易价格将以公司委托的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结果为依据,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目前签署的意向协议仅为初步约定,具体交易方案及条款需另行协商并签署正式协议。
四维图新拟18亿布局中高阶智驾:现金 + 资产注入鉴智开曼 成第一大股东
9 月 28 日,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05,简称 “四维图新”)发布《关于对外投资及财务资助的关联交易公告》,宣布拟通过 “2.5 亿元现金增资 + 15.5 亿元资产注入” 的组合方式,投资中高阶智驾软件算法企业 PhiGent Robotics Limited(简称 “鉴智开曼”)。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将持有鉴智开曼 39.14% 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非控股股东),此举旨在整合智驾资源、抢占行业爆发机遇。目前该方案已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本次交易分为 “现金增资” 与 “资产注入” 两大核心环节,定价均基于市场化原则或第三方估值,确保公允性:
现金增资 2.5 亿,对标最新融资价:四维图新拟以鉴智开曼近期 C + 轮融资的 0.2538 美元 / 股(约合 1.8061 元人民币 / 股)为定价基准,认购其 1.38 亿股 C + 类优先股。此次增资对应的鉴智开曼投前估值为 29.59 亿元人民币,与专业机构参与的 C + 轮融资估值完全一致,无溢价。
资产注入 15.5 亿,图新智驾 100% 股权换股:四维图新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四维图新智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图新智驾”)100% 股权,转让给鉴智开曼的境内核心子公司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北京鉴智”),并以此认购鉴智开曼 10.92 亿股普通股。该交易作价参考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收益法估值(图新智驾估值 15.53 亿元),最终协商确定为 15.5 亿元,对应鉴智开曼普通股发行价 1.4189 元人民币 / 股(0.1994 美元 / 股)。
据公告,上述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合计持有鉴智开曼 39.14% 股份,虽为第一大股东,但因未拥有过半数表决权(鉴智开曼董事会 5 席中仅可提名 2 席),不构成控制。
联合光电收购长益光电 100% 股权事项持续推进 审计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9 月 30 日,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91,证券简称:联合光电)发布《关于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后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44)。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东莞市长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长益光电”)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核心交易正按计划推进,审计、评估等关键工作已进入有序实施阶段,后续将根据进展履行进一步审批及信息披露程序。
根据公告,联合光电本次交易的核心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王锦平、殷海明等 12 名交易对方收购其合计持有的长益光电 100% 股份;二是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指出,自 2025 年 6 月 4 日披露交易预案以来,联合光电及交易相关方已积极启动各项核心工作:目前公司已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全面开展针对长益光电的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相关工作正 “持续有序推进”。
下一步,公司将重点推进两项工作:一是与交易相关方进一步沟通确定交易细节,完善方案内容;二是 “择机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的正式方案,并披露重组报告书,随后按照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审议、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等后续审批程序。
国科微购买中芯集成股权有序推进:审计评估等核心工作已开展 后续将审议正式交易方案
2025 年 9 月 30 日,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72,证券简称:国科微)发布《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正按计划推进,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关键工作已有序开展,交易方案也在进一步协商完善中,后续将履行董事会审议正式方案、披露重组报告书等流程。
根据公告,国科微本次交易拟通过 “发行股份 + 支付现金” 的组合方式,向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 11 名交易对方,收购其合计持有的中芯集成电路 (宁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芯集成”)94.366% 股权。同时,公司计划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本次交易的配套资金。
公告指出,自重组预案披露以来,国科微及交易相关各方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本次交易涉及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核心环节已 “有序开展”,交易方案正结合各项工作进展进一步协商完善。
深科达2.1 亿剩余募资聚焦三大研发领域——剑指新型显示与半导体设备突破
2025 年 10 月 1 日,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328,简称 “深科达”)发布公告,宣布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优化调整:终止 “深科达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基地续建工程” 原规划,将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 21056.95 万元剩余募集资金(含利息及理财收益),全部投入 “新型显示设备研发项目”“半导体新一代测试设备研发项目”“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 三大新增领域,并通过向子公司提供有息借款、开立募集资金专户等方式,保障项目落地与资金安全。此举被业内视为公司顺应市场变化、聚焦核心赛道的重要战略调整。
据公告披露,原募投项目 “深科达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基地续建工程” 最初规划两大方向:一是通过 “惠州平板显示装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 扩大新型显示智能装备产能,二是通过 “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 布局高端封装设备。但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成为项目调整的核心动因。
从行业端看,消费电子行业疲软、显示面板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公司此前首发募投的 “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专业设备生产建设项目” 产能未完全释放、场地存在闲置,现有产能已能满足当前平板显示设备业务需求,继续扩建生产基地的必要性下降。在半导体领域,原规划的先进封装设备研发面临 “研发周期超预期、客户验证不通过、资金回笼缓慢” 三重风险,且国产替代增速受设备精度要求制约;相比之下,传统封装设备具备研发周期短、认证快、现金流稳定的优势,且国内市场仍有结构性缺口,因此公司决定将方向转向 “涵盖传统与先进封装” 的新一代测试设备。
本次新增的三大项目均聚焦深科达核心业务领域,总投资规模与剩余募集资金金额完全匹配,体现了 “精准投入、聚焦主业” 的思路。
其中,新型显示设备研发项目由深科达及全资子公司惠州深科达智能装备联合实施,总投资 9000 万元,建设期 3 年(2025 年 10 月 - 2028 年 10 月),研发方向涵盖 OLED 显示生产设备、Mini/Micro LED 显示设备、AR/VR 镜片贴合组装设备、电子纸贴合设备等。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人员薪酬(6200 万元)、研发物料(2000 万元)及其他研发费用(800 万元)。
半导体新一代测试设备研发项目由深科达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深科达半导体科技及惠州深科达半导体联合推进,总投资 7500 万元,建设期同样为 3 年,重点研发平移式、重力式、双轨式、高温转塔式等新型半导体测试分选机。
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由深科达控股子公司深圳线马科技(持股 80.92%)及惠州线马科技实施,总投资 4556.95 万元,聚焦新一代直线电机、编码器等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研发。
为保障新增项目落地,深科达计划向全资子公司深科达半导体、控股子公司线马科技提供有息借款,借款期限为实际借款日起 3 年,到期可续借或提前归还,利率参考借款协议签订时的同期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确保资金成本合理。
深科达表示,本次募投项目调整是公司顺应行业趋势、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丰富产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极米科技私募基金投资落定:涉资超 2000 万元受让份额,标的基金完成工商变更
9 月 30 日,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696,证券简称:极米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参与的中金新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青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中金新兴基金”)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标志着公司此次私募基金投资事项正式落地推进。
据悉,极米科技此次投资的决策源于 2025 年 5 月 22 日召开的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 —— 当时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受让私募基金份额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的议案》,同意以自有资金 2311.6712 万元,受让霍尔果斯美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持中金新兴基金 19.34% 的份额。该份额对应基金认缴出资额 2 亿元,其中已实缴部分 2000 万元作价 2311.6712 万元(具体以双方签署的《份额转让协议》为准),剩余未实缴的 1.8 亿元,极米科技将根据基金合伙协议约定履行后续实缴义务。
从此次完成工商变更的中金新兴基金基本信息来看,该基金成立于 2017 年 12 月 21 日,总出资额达 10.34 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州湾东路 2566 号中国广电青岛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 B5 楼研发创新中心 905 室,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回溯基金历程,其于 2023 年 3 月完成首次募集,首期认缴规模即达 10.34 亿元,并在同年 6 月完成相关协会备案,具备规范的运作基础。
弘景光电15.33亿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竞得中山工业地块
9 月 26 日,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479,以下简称 “弘景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 9 月 25 日至 26 日完成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核心地块的竞得及相关手续办理,其规划总投资 15.33 亿元的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核心基础。
据公告披露,弘景光电于 9 月 25 日通过上网竞价出让方式,成功竞得编号为 G15-2025-0101 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二路 6 号,占地面积达 49,608.82 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竞拍成交价款为 5208.93 万元。同日,公司与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成交确认书》,并于 9 月 26 日相继完成与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履约监管合同》的签署,且已正式取得不动产权证。
回溯此前信息,该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已于弘景光电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及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 15.33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约 7.5 亿元,最终投资金额将以实际建设投入为准。此次竞得土地使用权,正是公司落实项目规划、推进总部基地建设的关键一步。
对于此次投资进展,弘景光电表示,地块将专项用于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建设,此举旨在满足公司业务快速拓展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与整体形象,为企业长期战略落地筑牢根基,符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
据了解,弘景光电(301479)是专注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核心提供智能汽车与新兴消费两大类产品,致力于全球光电领域成像解决方案。其产品聚焦 “3+N” 战略:智能汽车类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场景,拥有自动加热、疲劳驾驶监控等核心技术,获奔驰、比亚迪、蔚来等车企 Tier 1 定点量产,2022 年全球车载镜头市占率 3.7% 位列第六;新兴消费类服务智能家居、全景 / 运动相机领域,全景双摄模组全球市占率超 25%,是 Insta360、Ring 等品牌核心供应商。
结语
从上游材料卡位到下游技术突破,从产能整合到基金布局,十余家科技企业的密集资本动作,勾勒出产业向 “高端化、协同化、自主化” 迈进的清晰路径。
无论是 TCL 深化供应链韧性、欧菲光聚焦光学核心,还是四维图新抢占智驾风口,均体现头部企业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随着这些布局逐步落地,不仅将重塑企业自身竞争格局,更有望加速显示、半导体、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为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未来,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与技术突破成果,将成为衡量此次密集投资价值的关键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