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7 日晚,京东方(000725)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公开竞价,斥资 48.49 亿元收购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600707)持有的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30% 股权。——对此,大多数分析认为,京东方将取得“液晶面板”产能的进一步优势。尤其是在TCL华星刚刚完成LGD广州面板产线并购之后,这一点更为引人注意。
但是,大屏君认为,京东方的目标或许与液晶面板产能关系不大。其真正的目标是“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关系京东方“芯屏器件”产品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关系到以新能源为主要方向的“新业务”战略。
为彩虹玻璃基板“注资”
近50亿元的并购,获得彩虹显示器G8.6线月产能170K-180K的30%的份额股权——这一投资的“价格”并不便宜。彩虹8.6代线投资额280 亿元,三成投资是93亿多,2017年底点亮。也就是,几乎以半价多的新线价格,购买了一个已经7年多的“老线”。

对比而言,4月11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对LG Display(LGD)广州LCD工厂的最终收购金额调整为112亿元人民币。收购包括LGD的面板产线和模组厂。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工厂,月产能大约也是18万片,2014年底一期工程竣工,此后不断扩建二三期工程,每期大约6万片产能。且广州本就是TCL华星的生产基地,各方面配套协同力更强。
两个案例对比,大屏君认为,京东方对彩虹显示器的并购,报价并不低。而且考虑到京东方和其它面板企业在咸阳方向缺乏布局,西北地区也不是国内显示产业链主要布局地点,不是消费电子终端制造主要投资地,产地协同性一般。这笔交易背后必然要有更多的其它价值支撑。
对此,需要的一个基本认知是:彩虹的主业从来不是液晶面板制造,而是玻璃基板制造。彩虹是国内罕见的拥有8代以上大尺寸玻璃基板技术和产能的企业。这次彩虹显示器股份出售的目的也是为玻璃基板项目“筹资”——京东方的并购,更多是为彩虹玻璃基板产品注入动力:不仅是资金,也包括全球第一大面板企业未来的玻璃基板需求。
为全球玻璃基板竞争“破局”
在讨论京东方对彩虹显示器的入股文章中,最多被引用的内容是“京东方、TCL华星,通过持续并购,巩固行业双龙头格局”。但是,这个双龙头,加起来也就占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不到6成。和玻璃基板的龙头比可差多了。
大屏君必须指出,玻璃基板才是真正显示行业“最垄断”的主要部件。康宁、旭硝子和日本电气硝子三家公司的显示器玻璃基板市场份额(按面积计算)合计约 80%。2024年下半年美国康宁调整玻璃基板报价,导致市场价格直接全年上涨近1成。玻璃基板价格上涨,是2024年下半年压缩我国液晶和OLED面板企业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时,玻璃基材料也用于显示设备的保护盖板,比如消费者熟悉的康宁大猩猩玻璃盖板。
我们拥有液晶面板制造优势、OLED面板也在形成规模优势,但是上游依然受制外资。特别是10.5/11代线玻璃基板,基本由外资100%垄断。打破这一格局,是每个下游玻璃基板采购者“必然梦想”的事情。
2024年11月11日,在咸阳彩虹基板玻璃产业新基地,举行了彩虹(咸阳)8.5代+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池炉点火仪式,该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共将建设20座G8.5+基板玻璃窑炉和10条冷端生产线。这次彩虹显示器股份出售,就是为这一项目筹资。
从市场竞争看,国内彩虹股份、徐东光电、中建集团、东旭光电、凯盛集团已经拥有或者突破玻璃基板技术。技术扩散、规格升级、规模升级成为主要的国内外竞争点。这样的格局下,彩虹希望通过抢规模,提升自身竞争力。
彩虹玻璃基板的技术水平如何呢?大屏君觉得

